汪灏:小街区规制促进城市多样性
2016-12-07 14:07:56 | 昆明热线 | www.cnkmol.com

这就需要在城市有机更新中,对老建筑进行多样性的改造方式。对具有一定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的老建筑采取修旧如旧的改造方式,如进行外立面整治和地下管网的改造,让老建筑在现代闪耀出历史的光芒和智慧。而对于建筑品质低、没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,则可以采取拆除重建的改造方式,让整个街区焕发出青春,只是注意在一个街区的范围内要尽量保持建筑年代和式样的多样性。

小街区规制能够实现人口密度适宜

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,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500万,特别是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近500平方公里、常住人口超过600万,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为11562人/平方公里。人口的集中是一种宝贵的资源,足够大的人口密度才能实现人口的多样性,足够大的人口密度才能承载公共服务资源,让公共服务资源的效率得以发挥。但过高的人口密度又会带来交通拥挤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。

适宜的人口密度,是城市发展不断追求的目标。根据四川的地理和气候条件,1平方公里住1万居民是比较适宜的。从这一标准来判断,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稍密,但整体上还没有太偏离宜居的标准。但从街道这样小范围的区域来观察,会发现成都中心城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均衡,人口密度由内往外依次减少,一环内达到31582人/平方公里,一环外二环内也达到27639人/平方公里,远远超过1万人/平方公里的宜居标准。成都市人口密度最大的20个街道全部分布在二环内,人口密度最大的30个街道中有29个分布在二环内,人口密度最大的莲新街道甚至达到了53455人/平方公里。

人口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,这正是成都市交通拥堵、空气质量差等问题的根源之一。通过实施“小街区规制”,注重从规制层面推进职住平衡、产城融合,加强土地混合利用,协同推进旧城改造和文化创意街区打造,从而降低中心城区二环内的人口密度,增加三环外的人口密度,实现城市人口的均衡分布。让小街区成为成就市民梦想、助推城市转型的大平台,使市民在城市工作生活更顺心更出彩。

(作者:成都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、副教授)

[来源:成都日报] [作者:汪灏] [编辑:昆明热线]
聚焦春城·昆明新闻
昆明热线 大美春城 魅力昆明
Copyright© 2005-2023 CNKMOL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